野望
杜甫
西山白雪三城戍,南浦清江万里桥。
海内风尘诸弟隔,天涯涕泪一身遥。
惟将迟暮供多病,未有涓埃答圣朝。
跨马出郊时极目,不堪人事日萧条。
【诗人名片】
杜甫(712—770)
字号:字子美,号少陵
籍贯:原籍襄阳(今湖北襄樊),生于河南巩县。
作品风格:沉郁顿挫
诗人小传:
杜甫(712~770年)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祖籍襄阳,生于巩县(今河南省巩义市),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。他曾担任过左拾遗,因直言进谏,触怒权贵,而被贬为华州参军,后辞官归隐于成都,建草堂而居。剑南节度使严武荐其为属官,杜甫全家因而移居四川奉节,两年后他离开奉节,辗转流离于江陵、衡阳一带,唐代宗大历五年(770年),病逝于湘江的一艘小船中。
杜甫半生漂泊,又经安史之乱,惯见民间疾苦,其忧国忧民的情怀毕见于作品之中。青年时代他亦怀抱大志,与李白等人交游,诗风较为明快、恣意,中年后则变为沉郁顿挫,以古体、律诗见长,风格多样,多涉及社会动荡、政治黑暗和人民疾苦,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,因此被誉为“诗史”。尤其在律诗上,他表现出了显著的创造性,积累了关于声律、对仗、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,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。后人也因而赞其为“诗圣”,诗而能成圣者,唯杜甫一人而已。唐诗人元稹评价说:“至于子美,盖所谓上薄风(《诗经》里的国风)、骚(屈原的《离骚》),下该沈(沈佺期)、宋(宋之问),言夺苏(苏味道)、李(李峤),气吞曹(曹操)、刘(刘备),掩颜(颜延之)、谢(谢灵运)之孤高,杂徐(徐陵)、庾(庾信)之流丽,尽得古今之体势,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。”
【杜甫·野望注释】
西山:指成都西面的雪岭,在松潘县南面,为岷山的主峰。
三城:指松(今四川省松潘县)、维(故城在今四川省理县西)、保(故城在理县新保关西北)三州,当时吐蕃趁安史之乱入寇,因此在此三州设置重兵戍守。
清江:指锦江。
万里桥:在成都城南,常璩《华阳国志》记载,诸葛亮曾派费祎出使东吴,临行前费祎曾言:“万里之行,始于此桥。”因此得名。
涓埃:涓为细流,埃为轻尘,以此比喻稀少、微小、毫末。《周书·萧撝传》即有“臣披款归朝,十有六载,恩深海岳,报浅涓埃”句。
【杜甫·野望译文1】
西山上白雪皑皑,松、维、潘三城设置了戍兵,城南有清江流过,架设着费祎曾经的万里桥。因为国家动荡啊,所以兄弟们全都隔绝一方,我在天涯海角落泪,孤独一身,远赴异乡。只能让迟暮的年岁任凭多种病痛折磨,却没有丝毫贡献可以回报给圣明的朝廷。骑马来到郊外,不时地极目眺望啊,却不忍心看到世事一天比一天更萧条残败下去。
【杜甫·野望译文2】
西山覆盖白雪三州有军士驻守,南郊锦江上横跨着一座万里桥。
天下烽烟四起我和兄弟们远隔,孤身在天涯悲伤流泪路途遥遥。
只能将晚年时光消磨在病痛中,再也没有丝毫的功绩报答圣朝。
骑着马走到郊外时时极目远望,不堪忍受这世事日渐衰败萧条。
【杜甫·野望译文3】
西山覆盖白雪三州驻守军兵,南郊锦江上横跨一座万里桥。
海内战乱兄弟们阻隔千里外,孤身天涯悲伤流泪路途遥遥。
只能将晚年时光消磨在病中,再没有微小的贡献报答圣朝。
骑马走出郊外时时极目远望,不忍看这世道衰败山河萧条。
【杜甫·野望赏析1】
这首诗是杜甫客居成都草堂后作,某一日他跨马出郊,但眼前种种景物都使他忧心,即所谓“不堪人事日萧条”,因而于悲凉忧患中,写下此诗。
开篇先从远景写起,西山上覆盖着霭霭的白雪,不禁使他想起“三城戍”,也即边境上并不安宁,眼见内忧未息,又生外患。继而再将视野拉近,看到近处的万里桥——杜甫《狂夫》诗中曾有“万里桥西一草堂”句,可见草堂距万里桥不远,而万里桥在成都县南,故有“南浦”之谓。那么前一句因西山而思边患,这一句见万里桥是否也别有用意呢?确实是有的,万里桥因当初费祎出使东吴而得名,很明显诗人是不堪偏居一隅,而想要出蜀去为国效力了。
【杜甫·野望赏析2】
这首诗写作者眺望西山所生的伤痛忧愁之情。当时国家动乱,作者又年老多病,兄弟也因战乱各自分离,国事家事以及个人衰病都使作者心情愁苦,因而,他远眺旷野,触景生情,不禁涕泪交流,感到人事萧条。全诗意境壮阔悲凉,充分表现了作者沉郁顿挫的诗风。
王尧衢曰:此诗格调最清,宜取以压卷。视此,则律中起承转合了然矣。
代宗宝应元年(762),正值安史之乱,另吐蕃在川西猖獗。杜甫当时从梓州回成都,因报国无望,远望生愁,故作此诗。《瀛奎律髓》评此诗“格律高耸,意气悲壮,唐人无能及之者”。
【杜甫·野望赏析3】
《野望》这首诗是王绩的代表作,全诗写的是山村傍晚的秋景,在安闲的气氛中流露出了诗人几分惆怅、孤独和抑郁心情。
“东皋薄暮望,徙倚欲何依。”这一句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画面,秋天的一个傍晚,诗人独自一个人漫无目的地看着远方。这时诗人内心生出几分惆怅,诗人化用曹操的“何所依”的意思,问自己“欲何依”,顺其自然地表达出了诗人内心无所依靠的孤单。
下面四句写的是傍晚时,诗人看到的景象。树林中片片树叶已经枯黄,呈现一片秋天的萧瑟情景,落日的余晖照在层层的山峦上,越发衬托这份萧瑟。描述完这样静谧的景象后,诗人又写到了两处动景:牧人放牧回来,猎人也骑着马满载猎物归来。这四句远景与近景、光和色、动与静完美结合,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田园画,一片安乐祥和的氛围。
但是诗人没有从这些美好的田园风光中得到安慰,他笔锋一转,在最后写到“相顾无相识,长歌怀采薇”,原来这些热闹的场景和诗人无关,场景中的人诗人也不认识,整首诗的感情又回到空寂无聊。这一静一动的对比,越发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、苦闷。所以,最后诗人只有放声高歌排遣内心惆怅。
这首诗一改以往诗歌的浮华靡艳风气,文笔朴素,文风质朴,让人读来如沐浴清风,沁人心脾,简朴自然。
这是一首五言律诗。中间两联写景,首联和尾联抒情言事,经过情—景—情的结构,深化了诗文的意思,这正符合律诗的章法。而在当时,律诗这种新的体裁还尚未定型,所以,这首诗是现存唐朝最早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诗。
【杜甫·野望赏析4】
本诗作于上元二年(761年),诗人居住在成都浣花草堂期间。全诗主要表达了诗人感伤时局、怀念诸弟的思想感情。全诗意境壮阔深广,基调沉郁悲凉。
首联写诗人跃马出郊时所见之景,以及诗人由野望之景触发的家国和个人的情思。颔联由战乱引出诗人怀念诸弟、自伤流落之情,真情实感令人为之动容。其中“风尘”指安史之乱造成的战乱局面。正是由于这“风尘”,诗人与诸弟远隔天涯而不能相见。想到此,诗人不禁“涕泪”满面。颈联由“天涯”、“一身”引出诗人残年“多病”的凄惨状况,以及“未有涓埃答圣朝”的愧疚之意。当时诗人已年过半百,故言已入“迟暮”之年。想到自身的状况,诗人不禁叹息着说:“我现在只好将暮年交付与多病之身了,可惜没有一丝一毫的功劳可以报答圣朝啊!”悲哀、无奈之情,溢于言表。颔联和颈联分别用了对偶的句式,写出了诗人忧家、忧国的心情和渴望报效朝廷的忠心。尾联点出“野望”的方式,并抒发了诗人深沉的忧思。当时西山三城重兵防戍,蜀地百姓的赋役负担尤为繁重。面对这种情况,忧国忧民的诗人产生了民不堪命、国势日衰的担忧。正是由于诗人“跨马出郊”,“极目”远望,才看到了近处的“南浦清江万里桥”,同时也看到了远处的“西山白雪三城戍”。而“三城戍”又使诗人想到了如今的战乱烽火,“万里桥”则使诗人萌生了出蜀的念头。结语二句既点明了诗人忧家、忧国的原因,同时也深化了全诗的主题。
纵观全诗,诗人从草堂“跨马”,外出郊游,本是为了遣愁解闷,但所见之景却引发了他对弟兄离别、自身飘零和国家局势的种种反思。片刻间,怀念同胞、伤感疾病、报效国家、担忧时局等情感,一下子涌上了诗人的心头,使他愁肠百结,忧心万分。从这首诗中,我们也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杜甫终生不渝的“忧国忧民”之情。
【唐诗常识】
格律诗一般首联、尾联为散句,颔联、颈联为对仗,但是也有例外存在。一种情况是颔联不对,而将对仗移至首联,另一种情况是首、颔、颈三联都对。比如杜甫这首《野望》,首联“西山白雪三城戍,南浦清江万里桥”即为工对,颈联“海内风尘诸弟隔,天涯涕泪一身遥”对而不工,也可以认为是散句。因为五律首句多不押韵,而七律首句以押韵者为多,不押韵则平仄易协,所以这种情况在五律中表现得最为突出。
首联摹景并及国事和自身感怀,颔联即抒发客居成都的悲怨。兄弟流散,各在一方,而自己也离开故乡如此地遥远,来到蜀地,恍惚如居天涯。杜甫有四弟,即杜颖、杜观、杜丰和杜占,只有杜占随他入蜀,其他三人都散居各处,于是乃有此种悲叹。伤及亲戚后,颈联再言及自身,此时杜甫已经五十岁了,所以说“迟暮”,而不仅迟暮,更兼多病,加一“供”字,似乎自己苟且不死,只是为了供应这些病痛一般,则其情更悲。提及自己以后,却又转向国事,说自己万分惭愧,未能为国家作出点滴贡献,则诗人拳拳抱国之心,便即跃然纸上。
跨马出郊之事,不在开篇言及,却放在尾联,这也是一种倒装,同时也是最后作总的概括。因为自己所见所闻,是“人事日萧条”,因而才有了上述种种悲怨和慨叹。元人方回在《瀛奎律髓》中评杜诗是“格律高耸,意气悲壮,唐人无能及之”,确非过誉。杜甫能够将个人的遭际与国家的灾难完美结合在一起,从而既抒发自伤之情,又展露忧国之心,观此诗即可知诗人的内心有多么苦闷,志向又有多么宏大,而唯这两者并存,才更显悲之极也。这种悲可称之为悲壮、悲悯,悲天而悯人,因为两者并不矛盾,事实上,尤其在杜甫身上,确实是统合一体的。
文章标题:《野望》原文翻译赏析视频-杜甫-七言律诗-唐诗三百首
链接地址:http://www.chinayantai.net/libai/tsy/217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