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】
朝天子·湖上
张可久
瘿杯,玉醅,梦冷芦花被。风清月白总相宜,乐在其中矣!寿过颜回,饱似伯夷,闲如越范蠡。问谁,是非,且向西湖醉。
【注释】
①玉醅:指美酒。醅,未滤之酒。②颜回:孔子弟子中德行最高的。③伯夷:商代孤竹君的长子。武王灭周后,不食周粟,饿死首阳山。④范蠡:春秋时代越国大夫,辅佐勾践灭吴后,弃官携西施泛舟五湖。
【译文】
举起楠木酒杯,喝一杯美酒,盖着芦花被做一个美梦。风儿轻吹月色银白景色优美,乐在其中。长寿赛过颜回,吃饱好似伯夷,安闲超过范蠡。向谁问什么是非,且向西湖喝一个醉。
【鉴赏】
此曲写作者弃官归隐西湖后,恣情山水、远离尘世的情怀。
饮酒,用楠木根做的杯子,表明作者向往的是归真返璞。苏轼遭贬黄州,月夜泛舟,写了著名的前后《赤壁赋》,《后赤壁赋》云:“月白风清,如此良夜何?”作者暗用苏轼此语,表达自己在月白风清的良夜泛舟于西湖之乐与苏轼泛舟的“羽化而登仙”之乐是相似的。
“梦冷芦花被”,恐怕连苏轼也未达到这样的境界。“芦花被”出于元代著名诗人、作者的朋友贯云石的一段佳话。云石爱芦,他经梁山泺时,见一渔人以芦花絮被,云石说:“我用绸被换你的芦花被如何?”渔人见云石以贵易贱,以为是开玩笑,答道:“你得写一首诗,我才给你。”云石当即写了一首:“采得芦花不浣尘,翠蓑聊复藉为茵。西风刮梦秋无际,夜月生香雪满身。毛骨已随天地老,声名不让古今贫。清绫莫为鸳鸯妒,欸乃声中别有春。”云石遂自号“芦花道人”。由此可知,“芦花被”三字暗示自己具有贯云石一样的诗才和一样轻钱财乐隐居的情趣。然而作者与贯云石的差别是“梦冷”,即做的梦也是清冷的,无尘俗之想。作者的“名不上琼林殿,梦不到金谷园,海上神仙”([双调]《水仙子·次韵》)可作为此句的注脚。
既然做了人,不食人间烟火当然办不到,但对生活的要求极低。寿命只要略超过只活了三十二岁的颜回就满足了,饮食只要能像以采薇充饥的伯夷那样也就可以了。但是悠闲则一定要像自由自在泛舟五湖的范蠡那样。以“寿”、“饱”的低标准与“闲”的高标准对比,突出作者重悠闲自在的人生价值观念。
至于人间的是是非非,哪有兴致去过问,泛舟于西湖之上,像苏轼那样,像范蠡那样,“小舟从此逝,江海度余生”。
作者的这种人生价值取向,当然是经历长期的官场生活,看透了人世的污浊之后才形成的。
链接地址:http://www.chinayantai.net/libai/tsy/283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