野田黄雀行

首页 > 李白古诗 > 乐府 > 时间:2022-05-29 08:57 作者:李白

野田黄雀行 古诗全文

游莫逐炎洲翠,栖莫近吴宫燕。

吴宫火起焚巢窠,炎洲逐翠遭网罗。

萧条两翅蓬蒿下,纵有鹰鹯奈若何。

参考资料:野田黄雀行-百度百科

野田黄雀行

野田黄雀行【注释】

①《野田黄雀行》:乐府“相和歌辞”名。

②炎洲:指南方炎热之地。翠:翡翠鸟。陈子昂感遇》:“翡翠巢南海,雌雄珠树林。何知美人意,娇爱比黄金。杀身炎州里,委羽玉堂阴。”此用其意。

③据《越绝书·吴地传》,秦始皇十一年,吴宫守宫者举火照燕,失火烧之。句用其意。

④鹰鹤(zhan):猛禽。

野田黄雀行

野田黄雀行【题解】

天宝六载,朝中迭起大狱。相继被杀者,除北海太守李邕、淄川太守裴敦复外,又有皇甫惟明、韦坚、李适之等。此诗似为李林甫擅权杀戮、兼幸自己远祸避害而发。

《野田黄雀行》翻译译文

翻译译文一:

野田黄雀行

游荡时别追逐炎洲的翡翠鸟,栖息时别靠近吴宫的紫燕。

吴宫失火时会焚烧掉鸟的巢窠,炎洲追逐翡翠鸟时有可能同遭猎人的网罗。

还不如在蓬蒿丛中扑扇着两支小翅膀,天上纵有鹰鹯,能奈你几何?

翻译译文二:

鸟儿们呀,游玩千万不能到炎洲的翡翠堆里追逐玩耍,栖息千万不能接近吴宫的燕子窝。

吴宫筑巢虽好,可经常会因为燕子引起大火烧毁你们的巢穴,炎洲翡翠虽然无比华丽,可经常会有人设下网罗捕捉你们。

可怜的鸟儿只有拍动着两只疲惫的翅膀,在野外荒凉的蓬蒿乱草中找到一处容身之所。就算你是只雄鹰又能如何?还不是一样的命运。

《野田黄雀行》 赏析

野田黄雀行

前四句“游莫逐炎洲翠,栖莫近吴宫燕。吴宫火起焚尔窠,炎洲逐翠遭网罗。”言莫趋炎附势,追名逐利;

后二句“萧条两翅蓬蒿下,纵有鹰鹯奈若何”言避世自能远祸。

整理来说,此诗言淡泊避世之志,远祸全身之术。诗以鸟为喻,唤醒人们切莫趋炎附势,追名逐利;而应淡泊名利,与世无争,以达到老子所说的“夫唯不争,故无尤”的境界。

李白部分作品采用赋题的方法,但恢复古辞的立意,在体制上也恢复汉词的杂言体制。变齐梁无寄托之咏物为有寄托之体。另外,与齐梁呆板的赋题不同,李白之赋题常常是窥入题意,深入形容。如《野田黄雀行》。

此诗实为野田黄雀自幸之语,就是用“野田黄雀”这个题意来赋写的。此诗运用了刻板咏物、反衬之法。黄雀自语不逐炎洲翠游玩,不近吴宫燕栖息。是因为宫燕易被焚巢,洲翠易遭网罗。而今我深栖野田中蓬蒿之下,可以藏身远害,纵有鹰鹯奈若何!这也是赋题法,只是用得如此巧妙。此诗综合运用发挥古意、赋题与以古题寓今事三种方法,可见李白对传统拟乐府方法的创造性发展。

《野田黄雀行》 创作背景

《野田黄雀行》是《相和歌辞·瑟调曲》之一。天宝十四年,永王李璘出师东巡,李白应邀入幕,力劝永王勤王灭贼,永王不久即败北,李白也因之被系浔阳狱。这首诗大约是此时所作。诗中李白以鸟雀无处容身为喻,黯然自伤。

《野田黄雀行》古诗提要及诗中人物与地名

古诗提要:

《野田黄雀行》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,是《全唐诗》的第20卷第37首 。

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淡泊避世之志,远祸全身之术。诗以鸟为喻,唤醒人们切莫趋炎附势,追名逐利;而应淡泊名利,与世无争,以达到老子所说的“夫唯不争,故无尤”的境界。此诗承曹植同题诗的“欢极而悲,感时不再,知命无忧”的诗旨而加以衍化,借雀自喻,表现了诗人恶趋炎附势、宁居卑傲物的超迈不群的性格。

野田黄雀行

《野田黄雀行》乐府旧题。此诗作年有歧说;《唐宋诗醇》曰:“黯然自伤,当在浔阳既败之后。”詹锳《李白诗文系年》认为“此诗既见于《河岳英灵集》,当是天宝十二载以前作。”詹说甚是。胡震亨《李诗通》卷三:“白辞言不逐他鸟同祸,宁处蓬蒿自全,皆借雀寓意也。”

诗中地名:

⑴此题属乐府旧题。但《乐府古题要解》中却未收录。据清王琦说,《技录》中有此题。

⑵游莫逐炎洲翠:逐,追随。炎洲,海南之地。翠,即翠鸟,也称翡翠。雄色赤,曰翡,雌色青,曰翠。陈子昂《感遇》诗之十二:“翡翠巢南海,胸次珠树林。何知美人意,骄爱比黄金。杀身炎洲里,委羽玉堂阴。”全句告诫人们莫追随位高而身危者。

⑶栖莫近吴宫燕:《越绝书》记吴地传:秦始皇十一年,守(吴)宫者照燕,失火烧之。鲍照诗:犹胜吴宫燕,无罪得焚窠。此句与上句意同。

⑷鹯(zhān):猛禽名,似鹞,以燕雀为食。

⑸炎洲 指南方炎热之地。《十洲记》:“炎洲在南海中,地方二千里”。李白《野田黄雀行》有“游莫逐炎洲翠,栖莫近吴宫燕”。

 

《野田黄雀行》由李白古诗网收集,为您整理了关于野田黄雀行的古诗原文、翻译(译文)、赏析(鉴赏)、创作背景时间等信息,为您学习欣赏李白的《野田黄雀行》诗词(诗歌)提供必要的帮助!

文章标题:野田黄雀行

链接地址:http://www.chinayantai.net/libai/shiwen/650.html

上一篇:杨叛儿 下一篇:李白《幽涧泉》